学术 坚守中央八项规定需防“破窗效应”
2025-06-27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个不良的行为或现象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逐渐加剧这一不良行为或现象的影响,就如现实中一座房子的窗户第一次被打破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这幢房子的所有窗户都会被打破,从而导致房子无法住人甚至坍塌,再抑或造成其他不好的连锁反应。中国的纪律是执行其路线纲领、维护其团结统一、永葆其先进纯洁的可靠保证,是其抵御外来风险和维系自身正常运转的基本要件。中央八项规定是中国将纪律要求转化为作风建设的具体规范,是中国正风肃纪的刚性要求。中央八项规定是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不能随意被破除,也不能在其被破除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纠正,否则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窗效应”。
关于坚守中央八项规定需防“破窗效应”的论断和要求蕴含着深刻的学理支撑。从心理学原理来看,人们一般有从众心理,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当有党员顶风违纪没有得到处罚,这可能使其他党员潜意识解读为纪律规范的放松或不遵守纪律的默许,从而降低个人的行为标准,导致更多的违纪行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看,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从第一次顶风违纪没有得到制止到第二次顶风违纪的发生,再到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连续顶风违纪,就会使中国铁的纪律变成一触即溃的稻草人,发生质的坍塌。从犯罪学原理来看,若放任小的违规行为,将可能激励更大的犯罪行为。如果党员违规违纪没有得到制止而走上犯罪道路,对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破坏性更大。从社会学原理来看,社会环境与个体行为之间存在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个体行为会受环境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周围每个党员都守纪,其他党员也会守纪,一旦周围有党员不守纪没有得到处罚,就会影响其他党员守纪行为,最后党内会形成集体轻视党规党纪的风气,甚至会由风变腐,伤及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是纪律建设的基本内容,又是纪律执行的重要抓手。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时代任务极为艰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多,更需要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更需要铁的纪律和好的作风保驾护航。关于坚守中央八项规定需防“破窗效应”的论断和要求实际上要求员及其相关部门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环境、人、纪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强党性为主体保证,党员应自觉增固“心中铁窗”。中央八项规定是保证党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的铁规矩、硬杠杠,需要长期坚守。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越是容易打破的禁忌,越需要过硬的内在修养防范。坚守中央八项规定,需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用无产阶级先进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破除“心中贼”,修好人的“心学”,增固心中的纪律“铁窗”,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其次,严党纪为外在制度保证,相关责任部门应慎重对待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扇破窗”。“破窗效应”中的“第一扇破窗”是导致事态连续恶化的起点。如果相关责任部门或个人都对“第一扇破窗”熟视无睹或无人问津,或随意处置,那么“破窗效应”只会愈演愈烈,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就会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也将不成其为党。为此,要坚持违纪检查责任上全链条贯通,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扛起纪律监督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切实担负起相应的纪律监督责任,完善相关检查制度,切实发现和严肃对待“第一扇破窗”,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顶风违纪行为,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防患于未然。
最后,正党风为人为环境保证,集体养成无懈可击的“隐形铁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到环境影响。但与此同时,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在实践中能动地改变着环境,并且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北齐刘昼曾指出:“风有薄厚,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现实生活中,如果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自觉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带头坚守中央八项规定,就会培育出优良的党风,推动党员、干部涵养浩然正气,自觉歪风邪气,就会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内坚守中央八项规定一旦蔚然成风,就会使好的优良作风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使纪律铁窗屹立在每个党员心中,使“破窗效应”无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