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年 创优标准有新变化

2025-07-3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优化指标、简化程序、减少频次、加严监管,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个示范创建项目遴选工作的新变化。不变的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始终是“硬杠杠”。

  这是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今天在该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情况。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中央批准,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张玉军表示,聚焦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示范创建项目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市级指标更加侧重综合建设成效和前瞻性,县级指标更加侧重任务落实和农村环境整治。

  生态环境部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取消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作为准入条件的相关要求。新的遴选工作,周期从一年调整为三年。

  张玉军说,由原来的“规划引领”改为“指标导向”,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切实为基层减负。延长周期旨在减少频次,控制数量,优中选优,进一步提高创建的“含金量”,树立创建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能让牌子一挂了之。”生态环境部还将对示范创建项目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张玉军说,在日常,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进行警告;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进行“末位淘汰”。

  20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张玉军介绍,“两山”转化“路径更宽”,各地依托生态优势,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可凝练形成“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三种转化路径,以及生态补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七种转化模式。制度创新“走出新路”,海南保亭创新“基础+治理+奖励”的补偿模式,水质达标率提升了25%;福建武夷山建立“两级流转”机制,带动旅游收入年增18%;“积分银行”等好的做法,有效调动了老百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上一篇:2025年全球五大最具潜力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推荐
下一篇:“开好门”是起点“办好事”是关键